大家好,小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一钱等于多少克,一两等于多少钱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以汉代官方银价为例: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银一流千。
2、(《汉书·食货志》)这是说,朱提银的成色好,8汉两为1流,价值汉五铢钱1580枚,其他的银子8汉两,价值1000汉五铢钱。
3、西汉1斤,从海昏侯墓出土的黄金重量可知,一枚等于一斤,称量为247克到250克左右,汉代一斤为十六两,则1两=15.43克或15.625克。
4、西汉金饼朱提银1两=197.5五铢钱,它银1两=125五铢钱。
5、需要注意的是,汉代一直到唐、北宋,白银一直不是流通货币,只是一种贵金属,这种贵金属的官定价格,实际上与实际流通计价的铜钱的“购买力”是直接挂钩的,而铜钱的铸造流通量,哪怕在一个王朝的几百年内,也是不同的。
6、所以,除了用米价进行约略折算,没有任何可以贯穿2000年的一般等价物,而历史记载的米价又和货币量、地区、丰欠、消费人口直接相关,最多就是个大致判断。
7、比如:汉文帝时,粟至十余钱。
8、(《史记·律书》)今张掖以东,粟石百余,刍藁粟数十……本始中,金城湟中,谷斛八钱。
9、(《汉书·赵充国传》,宣帝时事)元康四年,比岁丰,谷石五钱。
10、(《汉书·宣帝纪》,宣帝时事)永光二年,是时岁比不登,京师谷石二百余,边郡四百,关东五百。
11、(《汉书·冯奉世传》,元帝时事)需要注意的是,汉文帝时行三铢钱,汉武帝后才行五铢钱,而五铢钱铸造了一百多年才280亿枚,在宣帝、元帝时代,五铢钱的货币供应量实在不多,边地谷价便宜,很大成分上来自于“钱荒”,即“钱贵物轻”。
12、如果按照宣帝时面临羌人战争时的标准,张掖以东的粟价,则1两它银也不过买1石粟罢了。
13、汉制,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14、一石为120斤,则汉代一石粟相当于今天30千克,也就是60市斤小米,三解到京东上搜了一下,最便宜的小米1市斤(500克)价格是6.8元。
15、也就是说,汉代1石粟=408元人民币,当然,这是精小米,古人算一般称量为原粮,还要削掉一定比例,此处先忽略了。
16、大体上,可知,西汉1两白银=408元人民币,1克白银约为25.5元人民币。
17、同样的算法,以宣帝丰收时粮价为准。
18、则1两银=125钱=25汉石=1500市斤小米,则为10200元人民币,1克白银约为661元人民币。
19、要注意的是,上述价格等于差了25倍,这种数据的差距,在相关记载中毫不少见。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