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好施是什么意思】“乐善好施”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喜欢行善、乐于帮助他人,并且愿意慷慨地给予别人。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善良本性,也反映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乐善 | 喜欢行善,乐于做善事 |
好施 | 愿意施舍、帮助他人,不吝啬 |
因此,“乐善好施”整体意思是:喜欢做善事,乐于帮助别人,慷慨大方。
二、成语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夫士之为人,当务为善,乐善好施。”
-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性格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
- 近义词:乐于助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 反义词: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吝啬小气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乐善好施”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品德的体现,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无论是捐款捐物、志愿服务,还是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一句关心、一个微笑,都是“乐善好施”的具体表现。
它鼓励人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而营造一个更加温暖、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乐善好施 |
含义 | 喜欢行善,乐于帮助他人,慷慨大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用法 | 形容人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 |
现实意义 | 鼓励人们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
总之,“乐善好施”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一种精神风貌。通过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我们每个人都能为社会增添一份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