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的作者是谁】《锄禾》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古诗,语言朴实、寓意深刻,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和对粮食来之不易的珍惜。这首诗虽然短小精悍,但因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被广泛采用。
一、
《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全诗通过描绘农民在烈日下耕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尊重。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承载着深厚的社会教育意义。
二、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锄禾 |
作者 | 李绅 |
朝代 | 唐代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出处 | 《全唐诗》 |
诗句内容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和对粮食的珍惜 |
教育意义 | 引导人们珍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 |
三、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江苏无锡。他早年家境贫寒,后来考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中书侍郎等职。他的诗风朴实,关注社会现实,尤其是对底层百姓生活的描写尤为深刻。
除了《锄禾》外,他还创作了《悯农》等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四、结语
《锄禾》作为一首经典古诗,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传递了深刻的人文关怀。通过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及其背景,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内涵,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粮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