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事倍功半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2025-09-09 18:07:04

问题描述:

事倍功半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急到跺脚,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9 18:07:04

事倍功半出自哪里什么意思】一、

“事倍功半”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做事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却很差。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原文为:“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与天下之人,共事而无功,是谓‘事倍功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虽然努力,但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就是“事倍功半”。

在现代语境中,“事倍功半”多用于批评那些效率低下、方法错误的行为,强调“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它提醒人们在做事情时要讲究策略和技巧,避免盲目地付出却得不到回报。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事倍功半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出处 “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与天下之人,共事而无功,是谓‘事倍功半’。”
现代意思 做事方法不当,花费很多时间或精力,但收效甚微。
使用场景 批评效率低下的行为,强调方法的重要性。
近义词 效率低下、事与愿违、徒劳无功
反义词 事半功倍、事倍功倍(注意:实际反义词为“事半功倍”)
使用建议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应注重方式方法,避免盲目努力。

三、结语

“事倍功半”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提醒。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不仅要努力,更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实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