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孙山是考上还是没考上】“名落孙山”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被用来形容考试或选拔中没有成功的情况。但很多人对这个成语的具体含义并不清楚,尤其是“名落孙山”到底是“考上”还是“没考上”,存在一定的误解。本文将从成语的来源、含义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答案。
一、成语来源
“名落孙山”出自宋代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唐异诗》:“落第(即考试未中)者,谓之‘名落孙山’。”这里的“孙山”指的是一个名叫孙山的人,他考试落榜后,人们便用“名落孙山”来形容考试失败的情况。
二、成语含义
“名落孙山”字面意思是“名字落在孙山之后”,引申为考试未中、落榜的意思。因此,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表示没有考上。
三、常见误解
有些人误以为“名落孙山”是“考上了”,因为“名”有“名声”、“名次”的意思,而“孙山”可能被认为是某个重要人物。但实际上,“名落孙山”并不是指排名靠前,而是指落榜。
四、总结与对比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名落孙山 |
出处 | 宋代范仲淹《范文正公集》 |
字面意思 | 名字落在孙山之后 |
引申含义 | 考试未中、落榜 |
实际意义 | 没有考上 |
常见误解 | 有人误认为是“考上” |
正确理解 | 表示考试失败、未录取 |
五、使用建议
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如果想表达“考试失败”或“落榜”的意思,可以使用“名落孙山”;但如果想表达“成功考上”,则应使用如“金榜题名”等成语。
六、结语
“名落孙山”虽然听起来像是“名次靠前”,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典型的贬义成语,用于描述考试失利或未能通过选拔的情况。了解其真实含义,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成语,避免产生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