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脱式计算】“脱式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个常见的术语,尤其在四则运算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它指的是在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不使用竖式计算,而是将每一步的计算过程按照顺序写出,以清晰展示运算的步骤和逻辑。
脱式计算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顺序、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并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它强调的是“分步计算”,而不是直接得出最终结果。
一、脱式计算的定义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脱式计算是一种分步进行的数学计算方式,通常用于四则混合运算,要求每一步都明确写出计算过程。 |
目的 | 帮助学生理清运算顺序,提高计算准确性,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
应用场景 | 小学数学中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尤其是没有括号或有括号的复杂算式。 |
二、脱式计算的特点
特点 | 说明 |
分步书写 | 每一步计算都单独列出,如:12 + 8 = 20,再继续下一步。 |
明确顺序 | 强调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内容。 |
不使用竖式 | 与传统的竖式计算不同,脱式计算更注重过程展示。 |
三、脱式计算的示例
题目: 36 ÷ (6 - 2) + 5 × 2
脱式计算过程:
1. 先算括号内的
6 - 2 = 4
2. 然后算除法:
36 ÷ 4 = 9
3. 接着算乘法:
5 × 2 = 10
4. 最后算加法:
9 + 10 = 19
最终答案:19
四、脱式计算与竖式计算的区别
项目 | 脱式计算 | 竖式计算 |
形式 | 分步写出每一步的计算过程 | 直接写在一行中,只保留最终结果 |
用途 | 教学中用于展示运算步骤 | 实际应用中用于快速计算 |
优点 | 更直观,便于检查错误 | 计算速度快,适合实际应用 |
缺点 | 步骤较多,书写较繁琐 | 不易看出运算顺序,容易出错 |
五、总结
“脱式计算”是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分步书写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和顺序。它不仅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技能,也是培养逻辑思维和严谨态度的重要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有助于打好数学基础,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