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的意思是什么】“不求甚解”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学习或理解事物时态度不够深入、只停留在表面。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原意是说他读书时“好读书,不求甚解”,意思是喜欢读书,但不追求字句的详细解释,而是注重整体的领会和感悟。
不过,随着语境的变化,“不求甚解”在现代汉语中逐渐带有一定的贬义,常用于批评那些学习态度不认真、浅尝辄止的人。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深究字句,只求大致了解。后多用于批评学习态度不认真、缺乏深入思考的行为。其核心含义是:对知识或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只停留在表面。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不求甚解 |
出处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原意 | 喜欢读书,但不追求字句的详细解释,注重整体理解 |
现代常用义 | 批评学习态度不认真,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思考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也可用于自谦(如“我读书不求甚解”) |
近义词 | 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
反义词 | 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不求甚解”虽然源于古代文人的读书态度,但在现代语境中更多被赋予了批评意味。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避免“不求甚解”,而应注重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