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译文】《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相传为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所著。全书共81章,分为“道经”37章和“德经”44章,内容涵盖宇宙观、人生观、政治哲学等多个方面,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下是对《道德经》全文的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各章的核心思想与关键词,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其主要内容。
一、
《道德经》以“道”为核心,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谦逊柔弱、返璞归真。书中通过对比“有”与“无”、“大”与“小”、“强”与“弱”等概念,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倡导人们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平衡。
整部经典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一本生活智慧的指南,蕴含着深刻的处世之道与治国理念。
二、章节核心思想一览表
章号 | 核心思想 | 关键词 |
1 | 道是万物之本,不可言说 | 道、无名、天地之始 |
2 | 有与无相生,对立统一 | 有、无、美、善 |
3 |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 贵、贱、高、下 |
4 | 深不可测,虚静致远 | 虚、静、渊、冲 |
5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不仁、刍狗、圣人 |
6 | 神秘莫测,绵延不绝 | 玄、谷、神不死 |
7 | 无私则能成其私 | 无私、长久、天长地久 |
8 | 上善若水,润物无声 | 水、善、居、心 |
9 | 功成身退,知足常乐 | 功成、身退、知足 |
10 | 道法自然,内外合一 | 精、气、神、玄牝 |
11 |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 无、有、车、器 |
12 | 去彼取此,守中持正 | 色、声、味、欲 |
13 |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 宠、辱、患、身 |
14 |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 视、听、搏、夷、希、微 |
15 |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 | 微妙、玄通、豫、犹、涣 |
16 | 致虚极,守静笃 | 虚、静、复、归根 |
17 | 太上,不知有之 | 信不足、有余、不足 |
18 | 大道废,有仁义 | 仁义、智慧、孝慈 |
19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 圣、智、巧、利 |
20 |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 | 学、绝、善、恶 |
21 |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 恍、惚、象、物、精 |
22 | 曲则全,枉则直 | 曲、全、枉、直 |
23 |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 诺、信、易、难 |
24 |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 见、是、彰、光 |
25 | 道法自然,大制不割 | 道、自然、大、制 |
26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 重、轻、静、躁 |
27 |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 行、言、辙、瑕 |
28 | 知其白,守其黑 | 白、黑、雌、雄 |
29 | 将欲取天下,常以无事 | 取、无事、无为 |
30 |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 兵、强、折、倾 |
31 |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 兵、祥、君子、道 |
32 | 道常无名,朴虽小 | 名、朴、小、不争 |
33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知人、自知、胜人、自胜 |
34 |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 方、隅、器、成 |
35 | 执大象,天下往 | 大象、往、安平泰 |
36 |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 歙、张、弱、强 |
37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无为、无不为、侯王、自化 |
38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 德、不德、失德 |
39 |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 一、清、宁、治 |
40 |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 反、动、弱、用 |
41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 上士、中士、下士 |
42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道、一、二、三、万物 |
43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 柔、坚、无有、不入 |
44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 名、身、货、甚爱 |
45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 成、缺、盈、冲 |
46 |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 道、马、粪、戎马 |
47 | 不窥牖,见天道 | 窥、牖、见、天道 |
48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 学、益、道、损 |
49 |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 无心、百姓、善者、不善者 |
50 |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 | 生、死、生之徒 |
51 | 道生之,德畜之 | 道、生、德、畜 |
52 |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 母、子、闭门、塞兑 |
53 |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 | 大道、夷、径、怪 |
54 |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 建、抱、子孙、祭祀 |
55 |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 德、厚、赤子、蜂虿 |
56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知、言、塞兑、闭门 |
57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 正、奇、无事、无为 |
58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祸、福、倚、伏 |
59 | 治人事天,莫若啬 | 治、事、啬、早复 |
60 | 治大国若烹小鲜 | 国、烹、鲜、治 |
61 | 大邦以下小邦,则天下归之 | 大邦、小邦、天下 |
62 | 道者万物之奥 | 道、奥、善人、不善人 |
63 | 为无为,事无事 | 为、无为、事、无事 |
64 |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 安、持、兆、谋 |
65 |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 | 明、愚、智、巧 |
66 |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 江海、百谷、王、谦下 |
67 |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 | 大、不肖、朴、不欲 |
68 | 善为士者不武 | 士、武、胜、攻 |
69 |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 主、客、哀兵、胜而不美 |
70 |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 言、易知、易行、难识 |
71 |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 知、不知、病、圣人 |
72 |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 民、畏、威、无狎 |
73 |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 敢、不敢、杀、活 |
74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民、畏、死、不畏 |
75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 饥、食税、上、不治 |
76 |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 生、柔弱、死、坚强 |
77 |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 | 道、张弓、高者抑之 |
78 | 天下莫柔弱于水 | 水、柔弱、攻坚、强者 |
79 | 和大怨,必有余怨 | 怨、和、余怨、报怨 |
80 |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 | 小国、寡民、甘食、美服 |
81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信、言、美、伪 |
三、结语
《道德经》虽仅有五千余字,但内容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哲理与智慧。它不仅是古代哲学的重要遗产,更是现代人修身养性、处世待人的宝贵参考。通过理解其核心思想,我们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