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生平简介】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是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史学家。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但科举之路并不顺利,直到中年才考中进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成就卓著,被誉为“花间派”代表人物之一。此外,他还参与编修《新唐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韦庄生平简要总结:
韦庄一生历经晚唐动荡与五代乱世,虽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斐然。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他不仅在诗歌上有较高造诣,还在词的创作上开创了新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韦庄生平大事记表
时间 | 事件 | 备注 |
约836年 | 出生于京兆杜陵 | 家族世代为官,家境较好 |
早年 | 科举不顺,多次落第 | 体现其怀才不遇之感 |
中年 | 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 曾任校书郎、翰林学士等职 |
晚唐时期 | 经历黄巢起义、战乱频繁 | 亲身感受社会动荡与人民疾苦 |
50岁左右 | 创作《秦妇吟》 | 反映战乱中妇女苦难,被誉为“长篇叙事诗” |
五代初期 | 做官于前蜀政权 | 任宰相,参与修史工作 |
910年 | 卒于成都 | 享年约74岁 |
韦庄文学贡献简述:
- 诗歌方面: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擅长写景抒情,如《菩萨蛮》等词作流传广泛。
- 词作方面:开创了婉约细腻的风格,对后世词人影响深远。
- 史学方面:参与编修《新唐书》,展现了其学术功底。
韦庄的一生,既是文人的沉浮,也是时代的缩影。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是研究唐代社会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