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非命原文及翻译】一、总结
《墨子·非命》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针对当时流行的“命定论”所提出的一种批判性论述。墨子认为,人的命运并非由天命决定,而是与个人的行为、努力和选择密切相关。他主张“尚力”,即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消极等待命运的安排。
文章通过列举历史人物的事例,说明成功或失败并非命中注定,而是由于个人的努力、品德和行为所致。同时,墨子指出,如果人们相信“命定”,就会导致懒惰、不思进取,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治理。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命者,言其所生,而不知其所自生。” | “命”这个概念,说的是人出生的情况,却不知道它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
| “今若夫‘命’之说,曰:‘人生而有富贵贫贱,皆天之所命也。’” | 现在有些人讲“命”的说法,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富贵贫贱之分,都是上天所决定的。 |
| “然则吾以为:命者,不可察之于天,不可验之于人。” | 我认为,“命”这种说法,在天上无法考察,在人身上也无法验证。 |
| “若夫贤者之治国也,必以义为本,而不以命为本。” | 对于贤明的人治理国家,必定是以“义”为根本,而不是以“命”为根本。 |
| “今使民无义,则其事不可行;若信命,则其事不可成。” | 如果百姓没有道义,那么事情就难以推行;如果相信命运,那么事情就难以成功。 |
| “故曰:‘命者,无用之言也。’” | 所以说:“命”是一种没有用处的话。 |
| “今若以命为善,则天下之人皆怠惰矣。” | 如果把“命”看作是好的,那么天下的人就会变得懒惰了。 |
| “今若以命为恶,则天下之人皆勤勉矣。” | 如果把“命”看作是坏的,那么天下的人就会变得勤奋了。 |
| “故曰:‘命者,无益于人之行事也。’” | 所以说:“命”对人的行为是没有帮助的。 |
三、总结归纳
《墨子·非命》通过对“命”的概念进行分析,强调人的行为和努力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墨子反对将一切归因于“天命”,认为这是对人类能动性的否定,会导致社会停滞不前。他提倡“尚力”,即依靠个人的智慧和努力去改变命运,推动社会进步。
这篇文章不仅体现了墨家“兼爱”“非攻”等思想之外的另一重要主张,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思想家们对人性、道德与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