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拿来主义的第二段赏析

2025-10-30 20:14:27

问题描述:

拿来主义的第二段赏析,跪求好心人,拉我一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20:14:27

拿来主义的第二段赏析】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中,第二段是全文中极具批判性与讽刺意味的重要部分。这一段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犀利的语言,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与不加选择地接受的现象,同时批判了“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的错误做法。

一、

第二段主要围绕“送去主义”展开,鲁迅指出,一些人将中国的文物、珍宝等视为“礼物”,送给外国,这种行为看似慷慨大方,实则是一种自我贬低的表现。他用“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这样的讽刺语言,揭露了这些人虚伪的“文化输出”行为。鲁迅认为,这种“送去主义”并非真正的文化交流,而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和对外来文化的盲目推崇。

此外,他还提到“别的且不说,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没有’出息’”。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送去主义”不仅无益,反而可能造成文化的流失和民族尊严的损害。

二、表格展示

内容要点 具体分析
主题 批判“送去主义”,揭露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弊端
写作手法 比喻、讽刺、反语(如“发扬国光”)
语言风格 犀利、幽默、富有批判性
核心观点 “送去主义”是虚伪的,缺乏自信,不利于文化发展
代表句子 “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作者态度 强烈反对,主张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即“拿来主义”
现实意义 提醒人们要保持文化自信,避免盲目追随外来文化

三、结语

第二段不仅是对“送去主义”的直接批判,也为后文提出的“拿来主义”奠定了基础。鲁迅通过这段文字,表达了他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深刻思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应有选择地吸收,而不是一味地“送去”或“闭关”。这种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