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蕃愿扫除天下原文及注释】一、
《陈蕃愿扫除天下》是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中的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名士陈蕃年轻时的志向与抱负。陈蕃自幼聪慧,志向远大,不拘小节,主张治理国家应从整顿社会风气入手,认为“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这句话体现了他胸怀天下的理想和责任感。
本文通过陈蕃的言行,展现了他不慕荣华、心怀社稷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当。文章虽短,但寓意深远,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
二、原文与注释
原文 | 注释 |
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 陈蕃十五岁时,曾经独自待在一间屋子里,庭院却杂草丛生。 |
其父友人见之,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 他的父亲的朋友看到后说:“孩子,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来接待客人呢?” |
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 陈蕃回答说:“大丈夫生活在世上,应当清扫天下,怎么会去管一间屋子呢!” |
父友人曰:“此非童子之事。” | 父亲的朋友说:“这不是小孩子该做的事。” |
蕃曰:“君子处世,当匡国济民,安可自洁其身哉!” | 陈蕃说:“君子生活在世上,应当辅佐国家、救助百姓,怎么能只顾自己洁净呢!” |
三、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 | 性格特点 | 体现精神 |
陈蕃 | 志向远大、不拘小节、有担当 | 怀抱天下、立志匡扶社稷 |
父友人 | 实用主义、注重礼仪 | 代表传统礼教观念 |
四、启示与意义
《陈蕃愿扫除天下》虽是一则简短的历史记载,但却深刻揭示了一个人的理想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它告诉我们:
- 个人的志向不应局限于眼前小事,而应放眼长远、胸怀天下;
- 真正的君子,应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而非只关注个人得失;
- 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往往从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志向与勇气。
五、结语
陈蕃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佳话,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这种“扫除天下”的胸怀与担当,鼓励人们从小事做起,立志成才,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