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裁的生平简介】段玉裁(1735年-1815年),字若膺,号砚北,江苏金坛人,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经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古文字研究与经典注释,尤其在《说文解字》的研究上成就斐然,被誉为“说文四大家”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清代乾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段玉裁生平简要总结
段玉裁自幼聪慧,早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他青年时期便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尤其擅长古文字学。中年以后,他潜心研究《说文解字》,并著有《说文解字注》,这部著作不仅对《说文》进行了系统性的注释,还结合音韵、训诂、形体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成为后世研究汉字演变的重要参考文献。
段玉裁一生淡泊名利,专注于学术研究,虽曾担任地方官职,但始终以治学为重。他注重实证,反对空谈义理,主张“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这种风格也影响了后来的学者。
段玉裁生平大事记(表格形式)
时间 | 事件 | 备注 |
1735年 | 出生于江苏金坛 | 父亲为乡间塾师,家境清贫 |
1750年代 | 青年时期开始研习《说文解字》 | 对古文字产生浓厚兴趣 |
1760年 | 中举人 | 此后多次参加进士考试未中 |
1770年 | 开始撰写《说文解字注》 | 花费数十年时间完成 |
1790年 | 任云南永昌府知府 | 任职期间仍坚持学术研究 |
1815年 | 去世于江苏金坛 | 终年80岁,葬于家乡 |
学术贡献与影响
段玉裁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说文解字》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注释。他的《说文解字注》不仅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还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尤其是在字形、字义和音韵方面的分析非常细致。此外,他还参与编纂《经义述闻》,对儒家经典的解释也有重要贡献。
他的治学态度严谨、求实,强调从实际出发,反对空谈玄理,这一理念对清代考据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段玉裁的思想和著作至今仍被学者广泛引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