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目相待成语什么意思】“刮目相待”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有了新的认识或评价。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一、成语释义
刮目相待的意思是:用新的眼光看待别人,表示对某人有了重新的认识,不再以旧有的看法来评判他。
- 刮目:意思是擦亮眼睛,表示重视。
- 相待:对待、看待。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一个人经过努力或改变后,让人对他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尊重。
二、出处与典故
“刮目相待”最早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人分别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后来演变为“刮目相待”,用来形容对人的重新认识。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工作场合 | 某员工表现突出,领导对其刮目相待 |
学习环境 | 同学成绩进步明显,老师对其刮目相待 |
日常交流 | 朋友经历改变后,他人对其刮目相待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刮目相看、另眼相待、改观 |
反义词 | 视而不见、不屑一顾、老眼昏花 |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刮目相待 |
拼音 | guā mù xiāng dài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释义 | 用新的眼光看待别人,表示重新认识 |
使用场景 | 工作、学习、日常交流等 |
近义词 | 刮目相看、另眼相待 |
反义词 | 视而不见、不屑一顾 |
通过了解“刮目相待”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一成语,表达对他人变化的认可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