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经地义的意思解释】“天经地义”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行为或观念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是不可动摇、不容置疑的道理。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对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的高度认同,强调某些事物在天地之间本就如此,无需过多解释或争论。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天经地义 |
拼音 | tiān jīng dì yì |
出处 | 《礼记·礼运》:“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民知尊亲,而上安下顺。”后引申为“天经地义”。 |
含义 | 指某些道理或行为符合自然法则和伦理规范,是理所当然、不可更改的。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某种观点或做法是合情合理的,不应被质疑。 |
近义词 | 理所当然、合情合理、天理昭昭 |
反义词 | 荒谬绝伦、不合情理、背理违道 |
二、成语详解
“天经地义”字面意思是“像天一样永恒,如地一样稳固”,比喻某种道理或行为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些社会公认的规则、道德标准或历史传统,比如孝顺父母、忠诚国家、遵守法律等。
在古代,“天经地义”往往与儒家思想紧密相关,认为天地有其运行规律,人类也应遵循这些规律行事。因此,“天经地义”不仅是对自然秩序的认可,也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家庭关系 | 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忽视。 |
社会道德 | 偷窃行为违背了社会公德,是天经地义不该发生的事。 |
法律制度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天经地义的原则。 |
历史文化 | 尊老爱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经地义的行为准则。 |
四、注意事项
虽然“天经地义”表达的是正当、合理的含义,但在实际使用中也需注意语境。有些所谓的“天经地义”可能只是传统观念的延续,并不一定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在面对某些“天经地义”的说法时,应保持理性思考,判断其是否真正符合时代精神和现实逻辑。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天经地义”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工具,更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伦理,但也鼓励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避免盲目接受一切“天经地义”的说法。